浙江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网提醒您关注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相关信息:事业单位科技知识:传染源种类,更多浙江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相关信息可以查看:浙江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申论题库。
关注微信“浙江事考资讯速递”回复“时政”免费领取2020年1月—12月时政热点。一键加入2021浙江事业单位各地市交流微信群,了解各地招聘信息。
同学们,在上一节内容我们谈到了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其流行因素,但是究竟是什么把传染病致病的病原体传播出去的呢?这就要谈到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传染病的传播的源头——传染源。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节的内容。传染病是指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染易感者。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流行过程,即为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会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的机体从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传染源就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在疾病爆发的过程中,传染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病人
病人体内通常存在大量病原体,又具有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如咳嗽、腹泻等。因此,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例如本次新冠肺炎的重要传播途径就是人传人现象,患病者实际上就是最大的传染源。
二、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分为三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其排出的病原体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杜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
三、受感染的动物
人类的某些传染病是由动物传播所致。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的动物间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所致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等。也有些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称为人畜共患病,如血吸虫病、狂犬病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动物感染源的种类和密度,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疾病传播的条件等。
以上就是传染病感染源的相关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拓展对传染病的了解,在应对类似试题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下一节内容我们将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究竟有哪些。
相关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推荐:
2021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从“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看善意取得
备考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的同学可以查看浙江事业单位招聘栏目,了解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浙江事业单位考试报考指南相关资讯内容。
Copyright © 1999-2020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39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
营业执照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